下游消費企業開始使用淀粉糖替代了部分食糖用量以降低成本,下游市場不認可,制糖企業推高糖價只能是曇花一現。
熱度:1459
此波上漲還未見頂,但長期來看,糖價下跌不可避免
在國家收儲100萬噸和廣西地方收儲50萬噸的利好消息刺激下,鄭糖在振蕩中價格重心不斷上移,但始終受阻于6700元一線,目前上行困難,多空分歧較大。
國家收儲“以時間換空間”
國家第一批50萬噸國儲糖第二次收儲已經結束,兩次收儲共計成交21.7萬噸,糖廠交儲情緒不高,惜售情緒較濃。根據筆者前期在主產區廣西的調查,不少制糖企業倉庫里囤積了大量新糖,其中有部分企業加租了倉庫以容納新糖。糖廠對于國家6650元/噸的收儲價接受度不高,認為價格偏低。
因為本榨季廣西制定了500元/噸蔗料對應7000元/噸糖價的聯動機制,如果糖價低于7000元/噸,糖企還是必須按照500元/噸的價格支付蔗農蔗款,制糖企業難以接受。此外,今年來賓、崇左兩地的甘蔗出糖率降低,差不多要9噸甘蔗才能出1噸糖,企業的生產成本被抬高,利潤空間被壓縮。
企業盼漲心態導致其寧愿囤積新糖,也不愿在現貨盤面上走貨或者交儲。但國家收儲的決心不變。據了解,如果后期交儲情況還未改善,相關部門可能考慮使用配額交儲的方法,對一些大型糖廠進行征收。如果能夠按照計劃收足100萬噸,食糖短期銷售壓力將陡然減輕,鄭糖上漲之勢未竭,將極有可能再創近期新高。
國家收儲也是在以“時間換空間”。一方面,國儲糖存在輪庫需要,目前的收儲只是將壓力延后。此次的南寧糖會上,相關部門明確表態,如果糖價在7000以上,不排除有再度拋儲的可能。另一方面,目前制糖企業尚未收榨,資金壓力并不明顯,因此囤糖待沽的現象比較普遍。但隨著榨季的推進,企業后期關注的焦點就會轉移到銷售。下游消費能否認可高糖價尚有疑問,如果下游消費不買帳,那么制糖企業出于資金回籠的考慮,必然不會死扛糖價,糖價見頂回落的可能性較大。
下游消費疲軟難以救市
廣西糖會上公布的各大產區銷糖數據普遍不佳,大量走私糖和庫存陳糖充斥市場,嚴重擠壓了新糖的銷售空間。國內食糖消費低迷已是不爭的事實,在新糖開榨放緩的同時,銷糖量也出現了下滑。替代品使用較多,占據了食糖的銷售份額,本次糖會預測本榨季的消費量大約在1350萬噸,較去年出現了下滑。
下游消費企業對高糖價也怨言頗多。筆者調研的一家江蘇老牌糕點生產企業坦言,受高糖價的影響,該企業使用淀粉糖替代了約20%的食糖用量以降低成本。下游市場不認可,制糖企業推高糖價只能是曇花一現。
國際糖市走勢不明朗
國際原糖3月合約近期連續走高,間接提高了我國進口糖的成本。但近期國際糖業機構ISO修正了原先的產量預報,將原糖過剩量上調至517萬噸。印度,歐盟、泰國原糖的大量增產導致其出口量有望增加。印度預計其本榨季原糖過剩量將超過400萬噸,在出口了100萬噸原糖后,新的100萬噸出口配額已經下發,如果條件許可,有可能在后期出口更多的原糖。歐盟的情況也大體類似。受到原糖供過于求的因素影響,支撐國際原糖價格上漲的因素較為薄弱,原糖價格后期很可能下跌。
總體來看,受國家收儲影響,鄭糖目前陷入上下兩難的局面,但此波上漲尚未見頂。長期來看,國內糖價下跌仍不可避免。因此,投資者看空但目前不宜追空,6800以上分批建倉放空。